近日內,在報紙上看到幾則新聞,是知名綜藝節目主持人與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裡的成員所進行的筆戰,大致上的內容是為了,說一個人「娘娘腔」到底是不是合適的形容詞,是中性的、無害的,或是充滿貶抑的、侮辱的,雙方各持看法,道理一篇篇,看起來也似乎都有這麼一點可說服人之處。然而,我所不明白的,這樣的爭論是否真的對教育產生了實質的意義,是不是可以稍稍有那麼一點點改變許多人的觀念。
語言當然具有力量,文字上的意義必須要放到整體文化脈絡上來解釋才有意義,就像古代的「騷人」,並無任何負面意思,反而指的是寫的一首好詩、好文的文人墨客,可是用到現今,當我們說一個人他很「騷」的時候,誰敢說不會引來一陣白眼或不悅。所以,我當然可以同意那位知名綜藝節目主持人所說的,只要我們敞開胸懷,接受「娘娘腔」並不是一個不好的字眼,大家開始大量使用這樣的字眼,久而久之,這樣的字眼就會變成無害的;我更可以同意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成員所說的,當我們未考慮整體社會脈絡時,就由電視節目去傳達說別人娘娘腔是無害的,只可能會讓一些對於性別意識似懂非懂的青少年,有了一個理直氣壯的藉口,「我說你娘娘腔是在讚美你,我又沒有罵你」。